交流产业数智发展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一目科技创始人李智强博士发表演讲,介绍触觉技术如何增强具身智能,并发布了一目视触觉传感器。该传感器能通过摄像头捕捉弹性材料接触物体时的形变,转化为高清触觉信息,帮助机器人更精准地理解物体特性。李智强指出,AI大模型需解决触觉数据采集和数据量不足的问题,以提升具身智...
OpenAI宣布对ChatGPT进行重大更新,GPT-5引入三种模式:自动(Auto)、快速(Fast)和思考(Thinking)。4o模型重新加入模型选择器,供付费用户使用。OpenAI还在调整GPT-5的个性,使其更温暖但不过于烦人。...
有消息称DeepSeek-R2大模型将于2025年8月发布,但内部人士否认了这一消息。公司CEO对新模型性能不满意,且面临算力储备不足的问题。...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2日闭幕,大会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地位。活动汇聚了220家国内外企业,展示1569件产品,融资金额达14.81亿元,并启动6项人才计划。应用推广环节中,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会还发布了123款新产品及学术论文集,吸引527位国外...
私募大佬、思考投资创始人岳志斌分享了对机器人赛道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硬件发展快,但人工智能领域较美国落后,未来有望并驾齐驱。他强调机器人赛道需要“耐心资本”,而非短期投机。岳志斌投资了川机器人,看重其全产业链布局与成本优势,并亲自参与公司创业。他指出,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等未...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成都企业首次亮相,展示了近30款机器人产品,其中包括6款首发新品。这些产品涵盖了从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到智能康养伴侣机器人等多种创新技术,应用于智慧养老、家庭服务、文化商旅等9大场景。成都通过推动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已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双千突破,未来将继...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脑机接口产品成为关注焦点,展示了消费级产品的创新成果。清华大学等高校团队参与了脑控轮椅走迷宫的比赛,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各有优势,未来将在AI协助下快速发展。消费级产品如脑控耳机已能实现意念控制,应用于康复训练等领域。政策支持推动脑机接口产...
2025年8月8日,中关村科学城·东升科技园举办了Inno.EcoS「X・创新」产品SHOW - AI+专场活动,聚焦AI领域创新,汇聚8家科技企业展示大模型、智能硬件、具身智能等最新技术成果。活动吸引了多家媒体、投资机构及AI生态代表参与。园区分享了科技人才创新社区服务理念,企业展示了包括清博智能...
文章探讨了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突破到实际应用的进程。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已实现小批量交付,应用于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场景。然而,大规模商用仍面临技术短板(如“大脑”智能不足)、高成本及安全性挑战。专家预测,3-5年内将出现特定场景应用,5-10年后可能实现通...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在8月13日上涨0.2%,换手率超过3.5%。该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涵盖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股票。消息面上,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在北京举行,被视为机器人行业的“奥运会”。上海证券和光大证券均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持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