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产业数智发展
OpenAI在2025年8月5日发布了两款开源大模型GPT-OSS 120B和GPT-OSS-20B,这是自2019年11月以来首次发布开源大模型。文章回顾了OpenAI从开源到闭源的转变历程,并分析了当前全球大模型开源与闭源的竞争格局。开源大模型的优势包括数据安全、本地部署和定制化需求,尤其适合医...
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表示,AI大模型必须进化为智能体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他指出当前大模型的两大痛点——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独立做事能力,其中后者仍未解决。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并具备记忆,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周鸿祎将智能体演进分为四个层级:L1聊天助...
本文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对信息域及制信息权的影响。随着大模型在技术和产业形态方面的快速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成为具有变革效应的新型基础设施。这导致智能化战争中夺取制信息权的手段、能力和机理发生新的变化。文章从三个维度分析了大模型对制信息权的影响:1) 大模型辅助人类适应信息环境变化...
中国开源大模型近期在全球AI领域表现突出,Hugging Face榜单前十中占据九席,主要由阿里、腾讯、智谱等公司推动。开源模式加速了技术普及和应用落地,但也面临同质化、频繁迭代带来的兼容性问题。中美在开源与闭源路径上分化,中国通过开源吸引开发者生态,而美国更倾向于闭源以保持技术优势。专家指出,需加...
专家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呼吁,亟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安全融合发展,以应对全球数字化加速发展中的网络威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基础大模型虽具通用能力,但在垂直领域应用中面临专业知识不足的挑战,需行业协作构建高质量语料库并降低应用门槛。同时,需创新数字安全防护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主动免...
拼多多近期正在加速招聘AI和大模型相关人才。过去三个月,拼多多发布了多个与大模型相关的职位,包括机器学习工程师(推理方向)、CUDA/GPU开发工程师(大模型基础架构方向)、大模型Infra架构工程师、多模态算法工程师(CV/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工程师(NLP方向)等,部分职位还涉及跨境业务。此外,...
8月1日至3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数据科学与知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主题为“面向大模型的数据科学与知识系统工程”。会议聚焦大语言模型应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系统等前沿领域,探讨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强调大模型技术对研究范式和应用边界的重塑,中国系统工...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2025年下半年大模型技术将推动AI应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AI+教育和人力资源领域。这些领域的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相关企业的产品销售额显著增长。大模型技术在语义理解和信息匹配上的优势提升了效率和精准度。随着新模型的发布,AI应用功能将持续优化,相关领域有望从主题投资转向商业化兑现...
德生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知纬解语'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并积累了100多个城市的服务语料。公司计划以AI Agent技术深入核心民生场景(如就业、就医、政务等),推动垂直领域AI应用发展,构建数字化民生服务生态。...
亚信科技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面临传统通信业务下滑压力,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2%至25.98亿元,净亏损2.02亿元。CEO高念书表示,未来将重点拓展非通信行业(如电网、能源领域),同时优化人员结构并引入AI、5G人才。AI大模型业务收入同比激增76倍,成为核心增长点,预计下半年业绩回升,全...